沈帥青:頻上網搜病徵斷症 無病變有病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8/10/25 00:10

分享:

分享:

作者Facebook專頁

社交媒體圈子內不斷轉發健康資訊,可以是出於關注健康,亦可能是網絡疑病症的先兆。本地約1成人口有疑病行為,不僅加劇焦慮、無病變有病,誤信網絡資訊更可危害健康。

歐盟轄下科研組織COST斥資52萬歐元,成立科研網絡,研究多種與網絡有關的疾病,包括網絡疑病症(cyberchondria)。有份參與研究的英國赫福郡大學教授Naomi Fineberg表示,網絡疑病症患者人數持續上升,惟科學界仍對其知之不多。

據麻省大學Susan Krauss Whitbourne,9成美國人皆會在網上搜索自己的徵狀與哪些病症吻合,但此類正常不過的行為若走至極端,例如一天內耗費約3小時找資料、懷疑自己同時身患多種疾病等(見表),則可能是網絡疑病症作怪。她表示,患者多數健康穩定,但終日保持高度焦慮,反而有損健康,無病變成有病。

患者不斷搜尋病症的資料,危害不只局限於「自己嚇自己」。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去年表示,不少市民常用的本地及海外健康網站,所提供的資訊均有錯誤,多達85%的網站有錯誤資料。會長崔俊明表示,不少網站資訊粗疏,容易誤導市民及影響健康。

網絡資料不可盡信,但港大2013年一項民調發現,47%港人會在不適時上網找資料,多達54%認為網上資料(包括自己透過搜尋器找到的資料、及知名人士博客)屬於可信,亦有32%認為資料得到點讚或分享愈多代表愈可信。更甚者,19%的人會根據網上資料處理自己的健康問題。

中大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指,過度疑病成因複雜,多伴隨其他情緒病如焦慮及抑鬱。中心研究指,本地10.9%的成年人有過度疑病行為,以中年人士及女性為主。

隨互聯網愈趨發達,過度疑病人士誤信錯誤網絡資訊、甚或內容農場及不良廣告的機率勢必上升。患者常覺身體有恙,導致抑鬱,影響日常生活,此三者可形成惡性循環,必須及早重視,中心建議患者接受認知行為治療,身邊人亦需體諒他們,勿怪責他們詐病,因為他們切切實實感到不適,亦宜多勸喻患者轉移注意力至生活其他範疇、減少監察身體的感覺及改變。

市民多關注醫療資訊是好事,但面對來路不清的網絡資訊,應保持警覺,勿照單全收,親友轉發的文章亦然。若自己或身邊人懷疑身體有恙,應先求醫,勿自作主張診斷處理。

如何得知是否患上網絡疑病症

  • 每天在網上搜索病徵資訊的時間約1至3小時。疑病程度較輕人士,一般不會再次耗費多於一個小時
  • 擔心同時身患多種疾病。一般人不會擔心自己患有多於2種病
  • 極端情況下,一天內在網上進行搜尋3至4次
  • 查過資料後,反而更焦慮
  • 身體狀況實際比較穩定。多數疑病人士自以為有恙,但他們其實比想像中健康

資料來與︰麻省大學教授Susan Krauss Whitbourne

撰文 : 沈帥青